船上闹婚庆 渔民有好运
南澳渔民独特娶亲婚俗沿袭至今,但许多礼仪习惯已失传
深圳龙岗南澳街道南渔社区渔民,祖祖辈辈都在海上生活,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海上婚嫁习俗。1962年后,政府为渔民盖了新房,于是渔民陆续上岸生活。后来他们的子女结婚时,船上娶亲模式转移到岸上,现代渔民娶亲中的“旱地划船”出现了。
南澳街道有关人员透露,南澳渔民娶亲是民间风俗活动,没得到官方和社会上层人士的重视,所以鲜有历史文献记载。有幸的是,南渔社区原支部书记、现年74岁的李容根对渔民娶亲“旧版本”仍记忆犹新,使得这种“濒危习俗”得以完整记录。
传统娶亲礼俗沿用至今
李容根老人讲述:过去,南澳渔民以船为家,以捕鱼为生,是不能上岸生活的,渔民子女到谈婚论嫁年龄时,多数要经人介绍,然后看生辰八字而订婚,交订金;最后才择好日迎亲。迎娶新娘最为隆重热闹,过去迎亲都是在船上进行。李老说他自己1954年就是在船上娶亲的。整个过程有订婚、娶亲、庆贺等。
迎亲是礼俗活动的高潮。成亲那天,按择好时辰,男家接亲船便划桨向新娘船开过去,新娘船停着不动,周围停泊十几条陪嫁船。两船相接后,新郎在迎亲队伍簇拥下和老者引导下踏上新娘船,迎亲仪式开始。主婚人宣布婚仪,新郎与新娘相对而站。按迎亲风俗,新郎用扇柄向新娘头上轻敲三下,意思是要新娘嫁过去听话,不能违反家规。新娘接回去后,便在几条船上摆酒宴,宴请渔民亲戚嘉宾,一连二天宴请吃喝。
现在南澳渔民娶亲虽然在陆地上进行,但以往的娶亲礼俗却一直延续至今。
政府鼓励加大保护及传承力度
“南澳渔民娶亲婚俗”是南澳渔民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娶亲方式,。1962年前在船上进行,现在改在陆地上进行,虽然以往的礼俗还在应用,但许多礼仪习惯已失传,而且有的只能模仿,如“旱地划船”等。据南澳街道及当地居民称,如不加强保护与传承,南澳渔民这一传统礼俗将失传。
据透露,现在龙岗区政府已将“南澳渔民娶亲婚俗”列入区、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录,并制定了五年保护工作规划,每届政府都拨出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此项习俗的正常进行。此外,区、街道各级政府拟在最近召开一次专家论证会,举办一次南澳渔民娶亲婚俗大型图片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