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神州十号”飞船成功发射,宇航员进驻天宫一号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实验及太空授课活动,代表着中国航天将迎来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级食用菌研究所”将在中国航天技术的支持与指导下,在食用菌领域进行更为广泛的、更具有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的专项科研,主要课题暂设定为三个方向:菌种在太空环境中发生的基因优化,提升食用菌营养与药理价值,造福民生;太空环境中食用菌的培育生长,探索太空食品的多元化、生鲜化;针对航天员特殊体质所需,研发更高品质的食用菌。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野生菌菇类200多种,人工种植类30多种,年产50万吨,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长春市高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高榕公司)座落在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12年建成日产50吨“雪榕牌”金针菇的世界最大单体工厂。长春高榕公司由上海雪榕集团出资兴建,长春高榕公司秉承“科技还原生态之美”的理念,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在菌种、培养基配方、生产、水源进行三级净化,严格检测严控原材料的安全,改变传统使用木屑作为培养料的生产方式,以绿色环保的农业原料(如:玉米芯、米糠、啤酒糟)为主要培养原料,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也从源头确保了食品安全,与中国航天所提倡的绿色科技理念非常吻合。
“中国航天级食用菌研究所”的成立,将对中国食用菌行业生物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依托航天先进科技,发挥食用菌专业领域的研发优势,进一步推动军工科技民用化的探索,使'中国航天食用菌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百姓之福。"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在接受采访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