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庆典 演出 婚庆 展览 门户

微信扫一扫

微信公众号
24小时不间断营销服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加客服
营销方案顾问免费咨询

婚恋自主 农民工恋爱舍得为浪漫花钱

   2015-04-21 网络网友35
核心提示:见下文
欢庆婚讯:     在蓉务工的近4成青年农民工“舍得花钱培养感情”;“闪婚”成为一种新婚姻现象;1/5强的青年农民工愿做不要小孩的“丁克族”;“旅游结婚”成为约3成青年农民工的婚礼形式……

一对农民工情侣正在认真填写应聘表  

  “成都市服务行业青年农民工婚恋发展状况研究”的最终调研结果之一于近日出炉。本次调查由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胡珍教授主持,历时近两年,对年龄在18到35岁之间,在成都餐饮、娱乐、商业、洗浴等服务行业从业的农村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在对1589份有效问卷统计分析后,发现了上述有意思的现象。近日,本报情感工作室记者就这些现象走近了在蓉的青年农民工,探寻这些新兴婚恋观背后的故事。

  恋爱消费

  舍得花钱制造浪漫

  2成以上的青年农民工花掉收入的一半,用来谈恋爱制造浪漫,而4成青年农民工的恋爱费用占到了收入的1/4~1/2。

  “吃饭140元,买花10元,看电影30元……”在小李的记账本上,记者看到了去年12月份他的恋爱花费。小李和女朋友都是广元人,年龄相仿,都在保洁公司上班,两人每个月的收入加起来在2000元左右。小李说他的工资除了一部分寄回老家外,其余都用在日常花销上了。“休息时就和女朋友去逛逛街,偶尔看看电影,但高档电影院我们消费不起,一般就看10元左右的电影。”去年圣诞节,小李给女朋友送了1朵玫瑰花,让女朋友感动不已。“打工的日子本来就很辛苦,这些花费虽然不算少,差不多占了我生活费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如果不为自己制造点快乐,我肯定坚持不下来,再说我也想给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的回忆。” 

  相对于现在全国青年的恋爱成本来说,成都青年农民工花在恋爱上的成本并不高,但其恋爱消费方式却在悄然发生变化。调查报告表明,2成以上青年农民工花掉收入的一半来谈恋爱制造浪漫,而4成青年农民工的恋爱费用占到了收入的1/4~1/2。但是大多数青年农民工消费较为理性,即使面对美好的爱情也如此。他们明白进城打工的目的是挣钱贴补家用、攒钱成家立业,他们更懂得钱的来之不易。

  择偶标准

  选对象要讲究气质

  青年农民工择偶观已和城里人基本一致,并不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差别。

  在城北某理发店打工的小钟上周刚与老家的男友结束了恋情,转而选择了有着一门理发技术的男同事。而在营门口一家中餐馆当厨师的小赵正甜蜜地和女友商量着,准备春节带女友小朱回简阳老家过年。来自都江堰农村的小朱职高毕业,皮肤白皙,清秀文静,在一家美容院做美容师。

  调查数据还显示,34.5%的男性青年农民工把女方的“人格气质”列为择偶首要标准,位居前三的择偶标准还有“才能”(21.1%)、“性格脾气” (19.8%);而女性青年农民工则更看重男方的“才能”,其次才是“人格气质”和“性格脾气”。择偶时“男性更看重女性外表,女性则更看重男性的经济实力”。与《2006中国大城市婚姻情感状况调查报告》结果对比,青年农民工择偶观已和城里人基本一致,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性别差异不无关系,并不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差别。

  胡珍教授在报告中解释说,青年农民工进城以后,其恋爱观和婚姻观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主、自由和多元化态势,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现在,“农村人”娶城里姑娘已不算新鲜,打工妹嫁“城里郎”也很常见,“打工仔”与“打工妹”之间的相互吸引与结合不少是跨地区、跨越语言障碍、跨越习俗差异的。

  婚育时尚

  1/5农民工成为“丁克族”

  1/5强的青年农民工选择婚后不要孩子;近3成青年农民工选择独具城市气息的“旅游结婚”。

  肖军来成都打工将近10年了,现在一家纯净水公司做送水工。两年前他把孩子从老家接到了成都,“娃娃学习很努力,成绩也不错,但每个月要花掉400元,占我月工资的一半。”肖军的弟弟去年从老家来到成都打工,看到哥哥为了孩子活得那么辛苦,就和女朋友商量结婚后暂时不生娃娃。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66%的青年农民工“希望有一个安全的港湾而想结婚的”,而恪守我国几千年传统“生育文化观”的青年农民工也占到62.9%,可见传统婚育观对青年农民工的影响仍然深广。 但胡珍教授在报告中解释,随着青年农民工逐渐融入城市,受城市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早婚早育”、“传宗接代” 的传统婚育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该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34%的青年农民工“不想结婚”和“无所谓”,远远高于大学生和城市青年的“不结婚”比例。虽然 3/4强的青年农民工仍然信奉祖先“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文化,但是1/5强的青年农民工在婚后不想要孩子,悄然加入了城里人时兴的“丁克族”。在婚礼形式的选择上,相当部分的青年农民工也接受了“城市化”的婚礼,4成以上青年农民工的婚礼形式,已经颠覆了祖祖辈辈视为人生四大幸事之一的“洞房花烛夜”传统婚礼,近3成的青年农民工选择独具城市气息的“旅游结婚”。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网友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网友。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huanq.com/news/show-htm-itemid-101481.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huanq@huanq.com。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