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来,通过多方采访,24年前那场意义重大的派出所婚礼浮出水面。
新郎是民警帮教的对象
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开展了一系列严厉打击犯罪的严打斗争。1983年前后,公安民警发现有一些犯罪嫌疑人年龄不大,于是民警针对这些青少年,开展帮扶教育。
当时青泥洼桥派出所所辖9个居民委,每个民警负责五六十名帮教对象。刚20岁的小曲就是其中一个。小曲从小就打架斗殴,曾被劳动教养3年。通过一年多的接触和说服教育,有着强烈改过自新想法的小曲进步特别大。
当时小曲已经到了找工作的年龄,因为之前种种劣迹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待业在家,小曲情绪又开始不稳定。当时小曲的父亲年老身体不好,经过派出所多方联系,曲父提前退休,小曲成了当时一家大型公司的一名合同工。
派出所出面“保媒”
上班后,青泥洼桥派出所并没有放松对小曲的帮教工作。民警仍然关心着他日常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工作后的小曲精神状态特别好,在单位表现很突出,厂方和民警都觉得很欣慰。正当这时,民警发现小曲谈恋爱了。经过多方打听,得知姑娘小战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帮教小组觉得姑娘挺好,打算尽力撮合两人。
于是帮教民警出面和姑娘进行了一次谈话。帮教小组将小曲的情况毫无隐瞒地告诉对方。听到小曲以前种种劣迹,姑娘开始犹豫了。原来,小曲一直没把自己之前的劣迹告诉姑娘,姑娘家人知道后也开始极力反对两人接触。一时间,小曲陷入痛苦中。
民警找到姑娘小战,耐心说服劝导,出于对民警的信任,姑娘相信小曲已经改过自新,同意与其继续相处。
转眼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这时青泥洼桥派出所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要为两人操办婚礼。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民警最终决定婚礼在派出所举行。“这是一次创举,而之所以这样决定,其实是有各种考虑的。”王天祥老所长说,选择在派出所举行婚礼,不仅节省了费用,而且拉近了百姓和派出所的关系,也让其他帮教对象意识到,无论之前有过什么劣迹,只要能够改过自新,依然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在大连历史上开了先河
1984年4月27日早上,青泥洼桥派出所4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被布置成了婚礼殿堂:红喜字,彩色拉花、桌子上铺着红布。中山公安分局领导、青泥洼桥街道领导、派出所的民警们,还有部分帮教对象,共七八十人参加了婚礼。这在当时,绝对算得上一场盛大而风光的婚礼。而派出所外的过道马路上都站满了看热闹的群众:“怎么结婚结到派出所来了?”带着疑惑,群众把小小的派出所围了个水泄不通,有好几百人。“是民警举行婚礼吗?”弄了半天大伙才知道:原来是派出所在为帮教对象举办婚礼。这也是大连历史上首次派出所婚礼。
领导讲话,新人表决心,当讲到恋爱的甜蜜时,两人相视一笑,讲起小曲能够改过自新,新人感慨良多。为帮扶对象举办婚礼,并且在派出所举行仪式,这在大连历史上也开了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