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婚讯: 近来,在伊斯兰堡街头时常可见一辆辆满载着椅子的轻型卡车飞驰而过,这令我颇感好奇。向巴基斯坦朋友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椅子都是婚庆公司出租给老百姓举行婚礼用的,他们还告诉我,现在是结婚的最好时节,婚庆公司的生意好得不得了,那些椅子都是去“赶场”的。记者站的看门人昨天请假回家参加他哥哥的婚礼,有多个朋友邀请参加当地人的婚礼。联想到这些,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我还纳闷呢,怎么那么多轿车上挂着花朵装饰在街上窜,原来这都是婚车呀。
巴基斯坦传统婚礼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时间长、花样多,普通人家也至少要办上3天,而富裕的大户人家则要前前后后忙活一两周。在这段时间里,男女双方会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仪式,其中的“满亨迪”礼、迎亲和“瓦利马”三大仪式是每场婚礼必不可少的。
去年4月,我就曾受邀请参加当地朋友穆斯塔法的小儿子的婚礼,真正见识了巴基斯坦人办婚礼的热情。那天,穆斯塔法把他们家附近的一座公园包了下来,并请婚庆公司在公园内搭建帐篷、设宴款待宾客。新郎穿的结婚礼服同《西游记》里唐僧在女儿国成亲时穿的一模一样。新娘的礼服则价值连城,往往都出自服装设计师的手笔,这种礼服不但采用用上好的丝绸布料,还在衣服上镶有金丝、银丝,一套价值几万甚至几十万卢比(1美元约合64卢比)。不过,新娘的礼服能够穿的时候不多,除了在自己的婚礼上穿外,还可以穿着去参加别人的婚礼,但平时是不会穿着上街的。
因为巴基斯坦人对婚姻牢固性和稳定性看得很重,所以在婚礼的排场、嫁妆和聘礼等方面都是不甘屈居人后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上的攀比风气。巴基斯坦人的婚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开始时间很晚,结束时间也很晚。那天晚上11点45分,新人答礼才完毕,宾客们才开始动手分享早已准备好的美食,而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我没有吃晚饭就准时赶来了,结果是饿得前心贴后背了。不过,来宾们饿点还不算什么,最可怜的还是新娘新郎了,他们为了这场婚礼已经一星期没有好好休息了。到了婚礼的尾声,他们的眼睛都是红红的,照相的时候新娘已经笑不出来了。看得出来,结婚在巴基斯坦还真是一件体力活。
办一场婚礼就要花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卢比,这在富人家不算什么,但是对穷人来说却是承担不起的。我曾经问过看门人,有没有考虑过结婚的问题。他回答说:“穷人照样可以结婚,如果是只有恋爱结婚的话就不存在那么多聘礼、嫁妆的问题,穷人也可以娶阿富汗和克什米尔人,甚至伊朗人。穷人还可以交换婚,就是娶妻时将自己的姐妹或者家族中的姑娘嫁给对方的兄弟或亲戚,这样既能减少开支,又能巩固家族和部落内部的关系。”
巴基斯坦人为什么都喜欢选择在现在结婚呢,是不是也要选个黄道吉日呢?当地朋友萨希德的回答解开了我心中疑虑。在巴基斯坦结婚一般都会选在伊斯兰教历三月至九月。为什么是这几个月呢,其他几个月不行吗?这是因为在伊斯兰教历里,一月是伊玛目侯塞因殉难的月份,必须举行哀悼活动,不适宜嫁娶;二月是先知穆罕默德患病的月份,被视为是不吉利的月份;九月份是斋月,穆斯林在每天日出后到日落前这段时间里要把斋,不能吃饭饮水,因此更不适宜嫁娶;十二月是朝觐的月份。因此,人们尽量避免在这几个月结婚。
另外,巴基斯坦的气侯条件也是影响结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巴基斯坦大部分地区气侯炎热、夏季比较漫长,迎亲、送亲和婚礼的安排会有诸多不便。多数人家便将结婚庆典安排在气侯温和的月份进行。四月的巴基斯坦早已是春暖花开、绿意盎然的时节,因此很多家庭会把办喜事的日子定在伊斯兰教历的三月。由于穆斯林念尼卡罕(婚约)和迎亲的日子往往都定在星期五,因此,婚礼往往都会集中在某几个月的某几天,这也就形成了热闹的“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