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购物车
企业会员第1年

四川高速公路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加关注0

四川高速广告,四川高速路广告牌,成绵高速广告,成南高速广告,成渝高速公路广告,成雅高速广告,成都高速路广告位,成都社区广告,成都电梯广告,成都楼宇广告

搜索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联系方式


请先 登录注册 后查看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公司新闻 > 四川省广告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
公司新闻
四川省广告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一
2017-03-19IP属地 火星81
 序言

 

  广告产业是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意经济的重要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科技进步水平、综合经济实力、社会文化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广告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广告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扩大内需和拉动出口方面。广告是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起到促进生产、引导和扩大消费的积极作用。四川作为文化大省,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支持四川省在创意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意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与融合发展。2013年10月,国家工商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广告战略合作协议》,成为西部继陕西后第二个签约的省市,意义重大。2014年四川广告经营额虽居西部之首,但广告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总体规模偏小,相对发达省市还有很大的差距,高端专业人才较为缺乏。需要拓宽产业融资渠道,推进公益广告事业发展,做大做强广告企业,进一步推动四川广告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坚持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四川省“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思路和“两个跨越”的总体发展要求,按照《工商总局关于印发广告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工商广字〔2016〕132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川办发〔2014〕82号)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推进四川省广告业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文件精神,结合四川省广告产业内外发展条件与环境,紧紧抓住国家经济发展大势和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调控两个中心点,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举,整合资源,优化结构,畅通渠道,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创造区域协同、行业融合、业务集群的发展环境,增强我省广告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我省广告产业整体水平,实现我省传统广告业到现代广告产业转变的目标。为我省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提供坚强支撑。

  二、基本要求

  以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为契机,深化改革为关键,全面推进广告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广告产业从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发展;以创新推动为导向,全面推进创新和创意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以互联网+为路径,扩大广告产业的市场融合开放,优化产业结构并提高产业质量,实现产业规模总量的提高;以协同发展为目标,提高产业附加值,积极推进广告产业与科技、金融、贸易、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三、总体目标

 

  (一)产业规模与实力进一步扩大

  保持广告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到2020年,广告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全省广告经营额达到250亿元,建立一个省级广告产业项目库,完成“531”重点扶持目标,即:全省重点联系快速成长广告企业50家,重点扶持广告企业30家,重点扶持龙头广告企业10家, 龙头广告企业广告经营额突破50亿元,实现广告产业规模升级。

  (二)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为途径,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布局相对分散向合理集聚、由低技术水平和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转变。推进媒体融合进程加快,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媒体等新兴业态进一步普及,积极培育、鼓励更多新兴业态企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创新、融合、开放的媒体发展新格局。鼓励“广告+”新型产业模式:一是鼓励互联网+广告,促进广告业自身提档升级;二是鼓励广告+其他产业,促进广告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广告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联动效应。

  (三)产业生态协同创新

  建成“分散—聚合—按需分配”的四川省云广告系统。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建立省级广告产业聚集区,充分发挥区域聚合作用,到2020年,建成一个国家级广告产业园,三个省级广告产业聚集区,鼓励成都国家级广告产业园的资源与管理输出,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各区域间广告产业聚集区的协同创新,提升我省广告产业集聚发展的水平;鼓励企业和市州建设广告业公共服务平台,到2020年,建成3个广告人才培训平台、3个广告交易平台、3个广告创业孵化平台,1个广告企业交流平台。鼓励平台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资源聚合作用;指导行业协会完善广告行业管理体系,到2020年,建立5个以行业融合为主的广告协会分会,建立广告行业标准化评价机制。

  (四)产业环境更加优化

  在资本环境上,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结合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战略,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促进广告企业,特别是中小广告企业,与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财政扶持政策进一步到位,建立以财政扶持为先导的广告产业基金运营机制。财政扶持资金总额投入3000万元以上,产业基金规模达到1亿元;在项目环境上,提高产业科技应用水平和装备水平,增强科技对广告创意成果实体化产业化的支撑作用;在行业环境上,促进广告产业交流活动数量和质量的提高,提升我省广告与创意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法制环境上,推进《广告法》落实,完善相关广告管理条例规章措施,建设并完善四川省广告监测中心,推进多效能、全方位专项治理活动,促进广告管理体系更加科学有序。

  (五)产业对经济社会贡献度进一步提升

  到2020年,广告产业推动我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更加明显;促进广告产业推动重要产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显现;提升品牌软实力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作用有明显的提升。使广告产业成为我省文化创意领域重要的支柱产业,我省作为西部广告产业先行者地位更加稳固,成为全国广告产业发展突出省份。

  四、发展任务

 

  (一)促进广告产业集群的出现,实现结构升级与能级提升

  1、立足区域功能优势,积极引导在区域里中心城市或地级市建立或改造广告(创意)特色聚集区,提高区域内广告业集聚和辐射功能,形成区域核心广告产业竞争力。

  2、对地缘接近,产业内容互补性强、关联度高的产业区域,按照其产业发展水平与潜力,整合相关产业链及上下游产业链,建设梯度衔接、层次递进、区域互补的合作机制。加强整体规划,优化产业资源要素配置,鼓励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承包、兼并、联盟等方式壮大实力,实现区域产业聚集区协同发展。

  3、鼓励区域内广告企业通过区域广告聚集区,实现我省广告产业在信息、技术及资料的共享。充分发挥成都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鼓励信息、技术、管理输出,服务各地广告产业聚集区建设。

  (二)加快广告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与完善工作

  1、逐步形成包括但不限于广告企业交流、广告创业孵化、广告人才培训、广告交易平台等多种内容的广告业发展服务平台;鼓励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区域内及区域间产业信息共享,形成包括但不限于推广服务、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出版服务、内容服务、渠道服务在内的多种相关服务沟通联动。鼓励各级工商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组织通过各类会展、论坛建立行业交流平台。

  2、重点建设人才培训与交流平台,建立长效的专业人才鼓励制度,鼓励特色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对促进广告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打造多层体系,服务本地人才成长,吸引专业广告人才聚集;指导行业协会及企业创办或参与国内外广告大赛或其他形式的广告活动,为广告人才选拔与表现提供平台。大力支持高等院校加快广告学科专业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与广告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创意人才孵化”机制,促进广告创意、智慧的转化和创意设计的孵化;建立广告精英层的成长和激励机制,实施“引得进、用得活”的人才战略,开辟吸纳外来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鼓励创意策划和经营管理人才、新媒体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专业技工的培养与引进。

3、深化社会培训机制,实现广告人才二次提升。努力实现广告人才培养、引进、选拔、提升等体系层次整合。

  (三)完善广告行业管理体系

  1、规范市场,加强虚假违法广告监管力度。在遵循广告业监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广告业监督管理体系。以广告监测中心为依托,分析、研判广告市场秩序现状、趋势和社会热点,及时发现、制止、查处不良影响及其他违法广告,构筑以新的《广告法》和国家有关法规文件为标准,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监管机制。

  2、建立企业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媒体诚信评级体系。坚持以广告监测中心系统对各媒体广告发布监测的数据为依托,利用广告媒体信用记录情况,建立直观的诚信指数,规范广告媒体发布行为。

  3、建立广告代言者信用管理中心,完善相关代言人信息登记管理,加强社会监督,一旦受到举报,必然全力追责的常态。

  4、建立健全广告社会信用体系,发挥信用机制的约束作用,增强信用观念,完善奖励、惩戒与退出淘汰机制,规范广告经营秩序。在具体实践中,要强化对新媒体市场特点的把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广告监测准确性与及时性,实现新媒体广告的快速识别与截取,提升广告科学监管水平。

  5、建立广告行业标准化评价机制。鼓励行业协会与专家学者研究创立广告产业发展评价标准、广告产业链流程标准、广告技术标准、广告媒体评价标准、广告效果评价标准等标准体系,促进广告业规范发展。

  6、建立健全广告行业信息统计体系。整合部门相关统计数据和行政记录,综合运用多种统计调查方法和大数据技术构建科学的广告行业统计体系。建立专家库、人才库、数据库、项目库,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区域内及区域间产业信息共享,破除制约广告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实现信息定期发布共享。

  (四)鼓励新型媒体发展,促进“互联网+广告”媒介融合与创新商业模式

  1、推动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等传统广告媒体与网络、数字和新兴广告媒体的融合发展,加快媒体融合进程,建设复合型广告媒体。

  2、鼓励媒体创新商业模式,在广告代理制基础上创新与传播生态变化相适应的广告服务模式与经营方式。鼓励广告主、广告企业、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

  3、鼓励企业加强广告科技研发,加速成果转化,提升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水平。引导和鼓励新兴广告形式与广告载体的使用,推广数字、网络新技术在广告创意、策划、制作与发布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媒体广告服务与经营方式的创新。

  4、扶持影视、音乐、动漫、平面等各种形式的广告创意制作。充分发挥广告创意在影视、音乐、动漫、平面设计制作中的作用。广泛开展广告创意活动,在影视、音乐、动漫、平面创意制作发行和广告衍生产品的开发上,多出精品,推动广告产业、市场、资本的对接,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打造一级两环的广告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转移。通过互联网级、物联网级将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代言人和广告发布者实现线上线下交互性延伸和扩展,形成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的广告产业链闭环。

  (五)扩大广告产业开放与交流,提升与全国产业链对接水平

  1、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打造我省重要产业对外展示的广告通道与对接平台。积极融入全国乃至国际市场广告产业链,把参与国内广告市场竞争作为培育我省著名品牌的重要内容。巩固四川省广告产业西部龙头的地位,辐射西部地区广告产业发展,鼓励四川省广告企业向“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和西部其他城市扩张。充分发挥川西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鼓励民族特色产业与广告产业融合发展。

  2、引导国内外企业和成长型基金投资我省广告业,鼓励省内广告企业走向国内外市场。支持广告企业和广告专业人员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广告文化活动,加强与国内外广告业者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