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网消息:五月七日下午,江苏省暨南京市“抗战记忆”寻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会议中心黄埔厅举行。据悉,江苏将从今年5月到9月,将组织人员对抗战遗迹、纪念馆等省内“抗战记忆”地点进行寻访,让更多的人了解抗战历史。
叶于康的父亲叶在增先生曾担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案主审法官,这次来南京参加启动仪式,让他既荣幸又激动,他说:“68年前,我的父亲就是在这里参加了对日战犯的审判。”而如今,这处位于中山东路的审判地,已经成为了江苏省会议中心。
据叶于康介绍,二战结束后,同盟国法庭对乙、丙级战犯进行了审判,其中南京国防部军事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主犯——侵华日军第六师团长谷寿夫格外引人瞩目。
“我们的父亲就是该案的具体承办人和判决书的起草人。”叶于康说,父亲接手谷寿夫案后深感责任重大,此案事关民愤和国际视听,所有的证据必须确切翔实,经得起历史检验。他说,父亲叶在增不仅查看了众多受害者的控诉,还亲自察看了多处屠杀现场遗址,开了20多个调查庭,传讯了有关的中外证人,包括幸存者、被害人亲属等等。
据了解,叶在增收集的证据中既有日军用以炫耀的屠杀照片、屠城电影,也有东京媒体刊登的新闻、外籍记者所著的书籍等等。为了搜集这些罪证,叶在增花费两三个月的时间日夜奔走于南京,充分准备后才进行公审。“他用了整整两天时间才写出来判决书,可以说此案我父亲倾注了全部的精力。”
记者了解到,自2009年起,南京城市记忆团就开始走访南京的抗战遗迹。记忆团的代表舒克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在寻访中,成员们发现很多年轻人对南京的抗战遗迹所知甚少,去过的往往只有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少数纪念地。
舒克说,他们几年来一直坚持寻访抗战遗迹,“打捞”抗战记忆,就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却历史。前不久,南京城市记忆团还特别进行了周家山南京保卫战堡垒遗存、六合竹镇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寻访活动。
舒克表示,关于抗战遗迹的寻访,南京城市记忆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需要大量地查阅历史资料,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一些曾经或许被遗漏的内容,哪怕是蛛丝马迹,也要立即动身去实地核实、记录。